一、背景介绍
为了满足政府监管猪肉的安全生产和食品☆消费者的知情权,保障猪肉食品的公共安全,如何实现高▼效养殖与透明化监管猪肉食品的流通供应环节并让人们◢吃上安全、优质放心肉等畜牧食品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供给体系的复杂化使得消费】者获取所消费产品的安全信息变得〗困难,如果没有生产信息的有效传递,消费者很难从最终产品了解其安全性;畜产品生产急需一个统一的安全ζ体系框架,使其生产过程在合理的制度和监督下进行。
到目前为ω 止,社会上还没有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畜产品安全管理体】系,没有通过实施严密科学的安全管理并充分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在畜产品产业链各个环节实施ζ 对产品安全的监管和追溯,无法为社会提供质量◎和安全有保障的放心食品。
同时,由于畜产品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信息相对独立,没有统一的平台对数据进行存储和利用,所以,根本就不可能向】消费者提供完整的产品质量追溯服务,也不能向政府监管部门提供全程质量监管∩数据。
在国际上,欧美和日本等很多国家政府采取积极措施,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畜产品必须实︽现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数据监控和质量可追溯; 否则◤不允许上市销售,不具备可追溯性的畜产品禁止进口。建立“畜产品安全监控管理系统”是产品走向国际市场所必需的,也是提升企业产品品牌形象,提高国际竞争力所必█需的。
对于养殖和屠宰企业,目前企◣业的管理手段相对单一,大部分仍是依靠手工方式进行数据记录,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并不能及时准确的了解和科学的▆统计。从而很难在企业经营过程中进行科学的决策和有效的风险ㄨ防范。而且,企业也需要产出能够被市场真正认可的“放心食品”,以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和经济效益。
对于消费╲者,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责任事故,如最近瘦肉精事□ 件等使得广大消费者更加迫切和强烈地期盼安全肉、放心肉。从而保证自己的消费权益和〇健康要求。
二、项目简介
由飞阳提出的“RFID 生猪安全监控〓与追溯管理系统”是利用RFID作为信息载体,并依托网络通讯、系统集成及数据№库应用等技术,在企业内建立一套信息化系统,实现在对整个生●猪整个产业链中从饲料、养殖、防疫、屠宰、加工、储存、运输,一直到终端消费的每个环节进行全程记录,并可以向上游或下游追溯查询。
同时,相关部门可以◆借助这个平台实现对整个畜牧产业链的各种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实现¤并及时准确的进行数据统计。消费者也能够利用这个系统对购买的畜@产品的信息进行全程追溯。从※而确保市场销售的“每一块肉”都通过严密监管,“来源清楚、去向明白,消︾费者放心”。
通过追溯,实现畜产品“来♀源可追溯,流向可跟踪,信息可保存,责任可追卐查,产品可召回。
三、RFID技术简介
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数据信息, 识别无须人工干预,可同时识别多个目◤标对象,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操作快捷≡方便。
RFID 系统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示意图
有现代化畜牧业信息化管理系统,要求管⊙理无纸化、 序化、规范化、智能化等特点。而RFID 智能标签,因为具有防水、防磁、防静电、无磨损、信息储存量大、一签多用、操作方便等特点,成为现代化畜》牧业信息化管理最理想的解决方案。
作为信息载体,RFID 与条形码←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RFID 猪耳标示意图
四、系统实现方案
4.1.养殖环节
在仔猪出生后的一定时间段内№,统一由养猪场给每头猪在耳朵上安装电子标签耳标,每个电子标签耳标具有全国唯一【的号码,即“生猪号码”,建立起每头RFID 生猪安全追溯管理系统简介猪⊙的“电子身份证”。并将养猪场代码╱、批次号、圈舍号等标识性○信息写入RFID耳标内,同时将与每头猪对应的仔猪来源、父亲编号、母亲编号、品种品系、进场日期、出场日期、出场原因等信息统一也写↓入RFID芯片中。
随着生猪的不断生长,利用RFID 读写器对耳标进行』读写操作,记录养殖过程中所发生的重要信息,如用料情况、用药情况、防疫情况、健康状况〖等信息。
同时,把读写器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导入猪场RFID 养殖管理★系统,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供给企业管理人员使用。
猪场养殖※管理系统数据通过网络上传到监控及追溯管理平台。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猪肉安全监管与追溯平台实现对养殖环节各项〓数据进行查询,从而实现实时监管和质量安全追溯。
4.2 屠宰环节
生猪出栏后进入屠宰加工厂,通过RFID 读写器获取生猪的来源及养殖信息,判断其■是否符合屠宰要求,只有符合屠宰要求的生猪才能≡进入屠宰加工生产线。
在规模屠宰场的滑轨屠宰线上嵌入RFID 读写系统,自动查验并分拣出检疫不合格产品,并记录屠宰生产各个环节的①质量信息。
生猪进入屠宰生产线后,应通过RFID 读写器将电子标签耳标内的生ㄨ猪号码、养猪场号码等标识信息写入屠体标签内,此时“生猪号码”就转换成▲了“屠体号码”。在屠宰过程中,RFID 读写器采集重要工序的相关信息,并与计算机相♂连,把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导入屠宰加工管理系统。(说明:屠宰线RFID 自动读▂写通道)
屠宰完成后,生猪屠体进入加工生产线,对屠体进※行最初分割。这一环节, 将根据猪肉产品的位置、质量、大小进行分ぷ类分级,包装成物流单元,并利用屠宰环节〒传递过来的标识信息,生成所需信息的EAN-UCC 条码标签。按照需求不同,可以生〗成箱/盒标签和托盘标签两种标签。如果ξ 产品要进行分销和零售,就生成箱/盒标签,标@ 签要包含:批号、包装、日期、屠宰加工厂代码、原产国(地)、 养々猪场代码等。如果产品要进行仓储和◢物流运输,就生成托盘标签,标签要包含:SSCC、物流单元内贸易项目的GTIN、物流◆单元内贸易项目的数量、托盘化日期、净重、毛重、原产国(地)、屠宰加工厂代码、养猪场代码等。所有的条码信息都应导入屠宰加工管理系统,并与前一个环节︼相关联。
4.3.终端销售
销售者在买到猪肉后,可以根据条码标签上的信息通过终端查询机、公共信息平台□网站、手机短信等方式查询认证所购买猪肉的全过程质量安全信息,让消费者真正放心的吃到质量可靠的猪肉。

(说明:图为肉食品追溯√查询机)
4.4 管理查询
所有养殖、屠宰和销售的数据均上传到管理中心进行存储和处理☆,生产各类□ 生产统计报表。同时,系』统按照不同的权限,给各级管理▃人员提供查询窗口,领导可以通过登陆系统查询各个环节的生产数据。包括每→个养殖场(甚至每头※猪)的日常喂养、防疫、收购数据屠宰分割车间的各项工作数据,库存、发∞货记录及销售专卖店的营销数据,实现足不出户,掌握全局。
五、系统扩展方案
1、对于企业已经实施信息化管理系统▲的企业,本系统的实施,不会改变原来的业务模式、工作流程,核心目的就是:利用RFID 这种信息载所具有的便捷性、安全性、可存储的『优点,取代原系统的数据采集模式(手工填写∏或条码), 从而实现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目的。所以,与企业已有信息管理系Ψ统的兼容问题,是肯定能够解决●的。
2、除了利用RFID 实现追溯系统外,还可以实现自动▓饲喂系统、生猪自动称重系统、种猪养殖管理系统,实现企业科学化和自动化养殖。
3、本系统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为政府管理部门提供查询窗口,了解相关信息。
六、效益分析
1. 通过系统的实◣施,在企业内实现了产业链中的各环节实现了∩基础数据电子化、业务流程信息化、信息传递☉网络化。为企业管∮理部门提供最先进的技术手段和最为准确的决策依据。
2. 通过〓系统的实施,在企业内部进行信息化和自动化管理,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工作效率。减轻员工劳动负担和降低企业◥管理成本。
3. 通过系统的实施,为企业提供了产品对外宣传的窗口,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咨询、食品追溯和投诉举报渠道;提升产品品牌和市场上的竞ζ争力,为企业创造更高的附加值。